手机和微信:15913106317

化妆品包装瓶

化妆品包装瓶知识

提示美白化妆产品隐患

作者:hb2013-08-17 09:49:17

 继欧舒丹被曝铅超标,资深堂被曝防晒中毒,,佳丽宝被曝皮肤白斑等化妆品美容不成反而导致“毁容”的新闻之后,近日,来自泰国的的“蓝白霜”也被拉入化妆品“质量门”之中——汞超标一万倍。
  
  曾因其具有卓越的美白效果而被网友冠名为“童颜神器”,而今,网友顿悟:“神器”的神奇之功主要得益于其高含量的重金属汞,它具有抑制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的作用,所以这些含有汞等重金属的美白类产品才会具有如此神奇的美白效果。
  
  然而,人们在享受这些美白产品带来美丽容颜的同时,美白功臣汞等重金属正在悄无声息地破坏着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肾脏器官,情况严重的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化妆品中汞等重金属的含量在化妆品的相关规范中都有严格的限制要求。
  
  即便是具有权威知识的医学界,其对美白产品的人事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区。如被制成氢醌霜的氢醌因其具有良好的美白效果而被一些皮肤医生当做治疗黄褐斑、雀斑等症状的良药。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医生们对氢醌这种物质的人事也越来越深入透彻,他们发现人们含有氢醌的护肤产品后,容易出现皮肤刺激、接触性皮炎等不良症状,而且其具有潜在的致癌性。#p#分页标题#e#
  
  故而,近年来,世界上的多数国家已经把氢醌划分为护肤品禁用物质范围之内。为了全面开展针对化妆品不反应状出现的检测工作,近日广西省出台了《广西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当消费者出现化妆品不良反应后,可向药监部门、消费者协会或监测哨点上报具体情况,并要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土日化是在夹缝中生存”,这是许多本土日化品牌的高管都曾有过的抱怨,并且随着国际日化品牌向二、三线市场延伸,国内日化企业的发展空间不断收缩。抱怨之余,也有本土日化品牌的高管通过分析彼此的差距寻找突围之道:国内品牌只研究渠道不研究消费者,外资品牌更注重研究消费者。
  
  但消费者究竟有什么样的消费习惯?在什么渠道做传播更有效率?消费者最看重什么?最喜欢什么品牌?能接受的价格区间是多少?这对绝大多数本土日化企业而言仍是一个谜。对此,全球著名的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Ipsos)联手搜狐网,针对消费者对本土日化品牌的关注以及使用情况做了调查研究,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此次调查覆盖区域为全国,采用数据采集和网络在线调查方式(益普索在线Panel-IIS),受访者在过去的1年内购买并使用过该品类产品。调查品类涉及个人清洁护理产品(彩妆、面部洗护、身体洗护、头发洗护、精油类、口腔护理)和家用清洁护理产品(衣物清洁护理、厨房专用清洁、卫浴专用清洁、芳香除臭、家居清洁护理),并从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认知、使用;购买渠道、购买习惯;消费者需求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分析,还原了中国消费者对本土日化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基本面貌。#p#分页标题#e#
  
  行业状况:竞争愈加激烈,但没有哪个品牌占据绝对优势。
  
  2008年以来,中国本土日化品牌全面复苏,崛起了一批本土日化企业,如伽蓝、霸王、相宜本草等。与之相伴,本土日化品牌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仅从不断增加的广告投入上即可见一斑。
  “美白牙膏中含有可能致癌的亚硫酸盐”、“含氟牙膏挤多了牙齿会变脆”、“牙膏管底色标不同成分不一”……近日,这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牙膏传言引起不少人关注。这些说法科学吗?一段时间以来,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厂商和行业协会。

  美白牙膏含亚硫酸盐?

  某媒体测试美白牙膏成分的方法不科学;美白牙膏多用磨擦剂进行物理美白

  据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调查显示,美白牙膏占牙膏市场份额达三成。有说法认为,美白牙膏掺和大量漂白剂,其含有的亚硫酸盐会危害人体健康,广西一家媒体还曾做实验测试美白牙膏成分,得出结论含有亚硫酸盐。是这样的吗?

  按照该媒体用碘溶液、稀硫酸和淀粉做测试剂来测试美白牙膏成分的方法,江南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曹光群重复了该实验。“仅用牙膏中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和去离子水体系去做碘—淀粉实验,颜色一样会变浅。”曹光群指出,这种简单的实验方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很多因素和物质都可改变该溶液的颜色,如pH值的改变,以及原料维生素C、部分香精、发泡剂等。对此,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范星河教授也认为,亚硫酸盐能够让实验溶液产生褪色,但溶液褪色并不能反推出实验牙膏中含有亚硫酸盐。#p#分页标题#e#

  “亚硫酸盐在我国强制性国标GB22115—2008《牙膏用原料规范》的活性成分中明确禁止使用。”曹光群介绍,当下美白牙膏主要通过3种途径洁白牙齿:使用磨擦剂、使用植酸(有机酸,去除牙渍)等、使用过氧化物漂白。但大多数牙膏采用第一种方法,即主要依靠大粒径二氧化硅和普通磨擦剂(小粒径二氧化硅、二水合磷酸氢钙或碳酸钙等)进行物理性机械摩擦美白。少数用化学方法美白的,其主要成分是植酸或过氧化氢等,也是国际上通用的。

  记者在市场上调查发现,高露洁、立白等品牌的美白牙膏均标示含有水合硅石、月桂醇硫酸酯钠、珍珠粉、二氧化硅、碳酸钙、过氧化氢等物质,没有看到亚硫酸盐及类似物质。

  宝洁口腔护理公关总监郭琬苹向记者表示,佳洁士牙膏中不添加亚硫酸钠。立白集团新闻发言人许晓东回应,立白旗下牙膏产品均是通过深度清洁的物理方法达到美白效果。

  那么刷牙后,美白牙膏的残留会不会危害健康?曹光群认为,磨擦剂对人体无害,但刷牙后最好漱干净。至于个别牙膏残留的双氧水,尽管其浓度较低,但仍可能对口腔造成一定刺激,如发酸、怕凉、肿胀等。对此,国家在《牙膏用原料规范》中已作了规范:当牙膏含过氧化氢时,应在牙膏标签上注明。当牙膏中过氧化氢浓度>3.0%,消费者最好不要长期使用。#p#分页标题#e#

  记者检索发现,广西媒体报道的由头,是上海某媒体采访上海市口腔病防治院教授陈栋的文章。陈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针对的是少数添加漂白成分的美白牙膏,添加成分主要为双氧水和过氧化脲等国家允许添加的过氧化物,不包括其他媒体报道的亚硫酸盐。

  中山三院口腔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坚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对美白牙膏产品的功效,国家、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宣传上,不少企业还是大玩文字游戏,夸大添加物的疗效,误导消费者。

  含氟牙膏使牙齿变脆?

  不会让牙齿变脆,但3岁内儿童与高氟地区人群不宜使用含氟牙膏

  广告里,总能看到人们在牙刷上挤满一长条牙膏。而生活中,关于含氟牙膏挤多了会让牙齿变脆的传闻一直不断。对此,专家怎么看?

  曹光群解释说,含氟牙膏能在牙齿表面形成氟化钙的膜,可防治龋齿,减少蛀牙,还能抑制口腔细菌产酸。即使挤含氟牙膏过多,也不会使牙齿变脆,反而口腔局部用氟会帮助钙沉积在牙釉质上,增强牙釉质。

  “适量的氟可增强牙齿钙的抗酸性,预防龋齿,但如果氟含量过高,可能形成氟斑牙或导致慢性氟中毒。”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欧阳勇主任认为,在牙膏上标明氟化钠含量十分必要,消费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含氟或不含氟的产品。#p#分页标题#e#

  对于传闻中的氟斑牙,曹光群解释,其通常发生在婴幼儿时期。6岁以前的儿童牙齿处于发育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含氟牙膏的使用是儿童每日氟吸收的主要来源,长期使用就会造成氟斑牙。因此,3岁以前的儿童应禁止使用含氟牙膏,4—6岁儿童应在大人指导下慎重使用,7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但不得将牙膏吞进腹中。成人通过口腔黏膜吸收牙膏中的氟,摄入量极少。

  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回应,口腔清洁用品中的氟属于局部用氟,经漱口后摄入量极少,甚至远远少于喝一杯绿茶的量。

  国家标准《牙膏用原料规范》起草人之一孙东方表示,在氟限量值上,我国标准和国际标准是一致的。国家标准规定,含氟防龋牙膏的可溶氟或游离氟含量及总氟含量都要在0.05%—0.15%之间,儿童含氟防龋牙膏可溶氟或游离氟含量及总氟含量均须在0.05%—0.11%范围之内。

  “正确的刷牙一次最好在0.5—1厘米长,挤多会造成浪费。”曹光群强调,选牙膏不一定非要含氟。“中国有部分地区是高氟地区,如辽宁黑山、山西大同等,就不宜使用含氟牙膏。”

  牙膏管底色标辨成分?

  牙膏管底颜色与成分无关,2014年实施新标准后采用全成分标识#p#分页标题#e#

  另一则说法也引起消费者的疑虑:牙膏管底部的红、黑、蓝、绿颜色条分别代表不同的成分,绿色表示纯天然;蓝色表示一部分是天然成分,一部分是药用成分;红色表示一部分是天然成分,一部分是化学成分;黑色则表示全是化学成分。由此,有消费者看完管底颜色后,纷纷把家里所谓的“问题牙膏”扔了,有的甚至推断国内大部分牙膏成分都有问题。

  对此,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专门作出说明:牙膏管底部颜色条区是机器封口时的定位识别标志,与产品的成分无任何关系。

  记者了解到,牙膏包装底部的颜色条又叫电眼定位点,专用于牙膏产品封尾时的定位与识别,常用色条有红、蓝、绿及黑色等。电眼定位功能在印刷软管类包装的时候很常见,并不仅限于牙膏。软管自动填充的时候,封尾机将对其定位感应;充料完成后,软管放在自动封尾机上,机器感应到相关颜色点就自动封住软管,以确保封尾时包装处于正确的位置。因此,牙膏管底的颜色与产品的成分无任何关系。

  既然看颜色辨不出成分,我国的牙膏成分标注情况到底如何?据曹光群介绍,我国牙膏原来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相关规范中,是和化妆品放在一起的,在2010年100号令中规定,牙膏实施与化妆品相仿的全成分标识。但根据我国口腔护理用品的实际情况,我国又在2012年底出台了国标《口腔清洁护理用品通用标签》,该标准规定了全成分标识及相关问题,该标准将于2014年5月1日正式实施。#p#分页标题#e#


  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虽然本土日化品牌众多,却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在某一品类占据绝对优势。在大部分日化品类中(身体洗护产品除外),都只有1~3个领导品牌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其渗透率(即消费者购买并使用的比例)明显高于第二梯队的挑战品牌(1.3~2倍),其他跟随品牌之间的差距都很小。
  
  具体而言,在面部洗护品类,无论是品牌认知度还是品牌渗透率,大宝是其中的领导者,尤其在渗透率上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高出排在第二位的丁家宜19个百分点,达到40%。相较之下,其他挑战品牌(丁家宜21%、美加净19%、小护士19%)和跟随品牌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
  
  在头发洗护品类,舒蕾(43%)是渗透率最高的品牌,霸王(31%)和拉芳(25%)处于第二梯队。相较之下,第三梯队的各品牌之间的差距很小。同时,舒蕾、霸王、拉芳的优势还将延续,依然占据了“未来1年考虑购买并使用的品牌”中的前3位,稍有不同的是,舒蕾的被选择率有所上升,而霸王则有所下降。
  
  在衣物清洁护理品类,立白、蓝月亮和雕牌(超能)是国内最强势的三个衣物清洁护理品牌,其渗透率明显高于处于第二梯队的奇强和白猫。不过,在未来一年,奇强在一、二线城市以及威露士在北京、上海和广州都有较高的购买意向。#p#分页标题#e#
  
  传播效果:电视、促销、门户网站和亲友推荐是影响力最大的推广渠道。
  
  推广品牌或产品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广告,近年来,本土日化企业加大了在广告上的投入,但效果如何呢?是否对消费者产生了作用?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现在的消费者处在信息爆炸与碎片化之中,很多广告主陷入困惑:媒体的投放成本连年提高,但传输效率却连年下降,广告效果越来越不明显。到底在碎片化的媒体时代,如何做传播,如何选择媒体?
  
  调查发现,电视广告、促销活动、门户网站广告和亲友推荐是最普遍也是影响最大的信息传播渠道。另外,时尚报刊广告主要作用于彩妆、面部洗护、精油产品这几个品类。(如下图)
  
  毫无疑问,电视是本土日化品牌的主要推广媒体,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互联网广告的增速非常明显。拥有超过4.5亿网民的中国,无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消费习惯变革。面对众多的新产品和新品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依赖网络媒体来获得他人的使用经验。因此,市场营销者可以通过和网络的深度合作,向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产品信息以及明确告诉消费者某种产品或者品牌能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提高消费者使用品牌的满意度。#p#分页标题#e#
  
  亲友推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广渠道,现在的公众越来越看重自己的社交圈,因此朋友在消费者的购物和消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通常非常渴望了解家人和亲朋好友关于某种产品和品牌的使用经验,对于一些基本的产品也会经常交换意见,甚至可能因为看到朋友使用某款产品而选择同样的品牌。
  
  由此可以看出,在网络时代口碑营销变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本土日化而言。例如,一些国货的复兴就使用了口碑营销,在很多网络社区,不少网友对郁美净和百雀羚较高的性价比大加赞赏,这吸引了更多80后、90后人群购买,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购买渠道:商场、超市、专营店、网购成为四大主流渠道。
  
  除了广告,终端也是重要的临门一脚。在日化行业,商场、超市、日化专营店、美容院是传统意义上的四大渠道,在“渠道为王”的日化行业,超市等终端零售大卖场究竟充当着怎样的角色?是否产生了新的主流销售渠道?
  
  调查发现,就面部洗护产品而言,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的品牌专柜(74%)和大卖场、超市(60%)是最常见的购买渠道,其次是个人护理用品商店(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43%)和网上购物(43%)。头发洗护产品稍有不同,大卖场、超市(74%)和百货商场、购物中心(68%)是主要购买渠道,其次是个人护理用品商店(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35%)和网上购物(35%)。对衣物清洁护理用品品牌而言,大卖场、超市(97%)是最主要的购买渠道,远远超过便利店(44%)、网上购物(16%)等。#p#分页标题#e#
  
  由此可以看出,针对个人清洁护理用品,网络正在取代化妆品牌专卖店和美容院,成为四大渠道之一。尤其对于彩妆和精油产品,网上购物更为普遍。其中的原因除了方便和实惠以外,网络购物可以让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买到那些在当地还没有上市的产品和品牌。对于市场营销者来说,利用方兴未艾的网络购物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品牌可以提供电子优惠券鼓励消费者在品牌网站购物或者使用优惠券到柜台购物。
  
  不过,通常国外日化品牌对大型商场、超市等主流日化渠道有强大的控制力,往往占据场内最好、最大的位置,很多本土品牌被搁置在角落,消费者很难看得到。但好消息是,作为中国本土日化品牌的另一个战略性渠道—个人护理用品商店则呈现出网点发展快、门店层级提升等特点,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及重要乡镇,这是一个必须抓住的机会。
  
  购买考虑因素:价格、质量、功效及特性、使用感受占据前4位。
  
  站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前,是什么最终决定了消费者掏出钱包?调查发现,价格、产品质量、产品的功效及特性、使用感受、品牌形象及内涵是消费者购买日化用品主要考虑的因素。
  
  具体而言,消费者在购买面部洗护产品时,价格(83%)、产品质量(78%)、使用感受(73%)和产品的功效及特性(65%)是其主要考虑因素。调查还发现,受访者购买面部洗护产品的平均频率为每年7.29次,各城市间没有明显差异。消费者平均每月在面部洗护产品上的花费为273元,其中眼霜、眼部精华和脸部精华素(液)的可接受单价最高,分别为274元和263元。随后是隔离霜以及脸部润肤产品,可接受的单价分别为200元和197元。#p#分页标题#e#
  
  购买头发洗护产品时,消费者最看重产品质量(81%)、价格(81%)、产品的功效及特性(67%)和使用感受(66%)。受访者购买头发洗护产品的平均频率为每年7.94次,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的购买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的城市,并且这三座城市的消费者使用过的头发洗护产品类型多于其他类别的城市,主要是免冲洗型护发素和发膜、焗油膏。消费者平均每月在头发洗护产品上的花费约为66元,各城市之间没有呈现显著差异,其中防脱、生发产品和发膜、焗油膏的可接受单价最高,随后是免冲洗型护发素(精华)、冲洗型护发素、洗发水。不过,北京、上海、广州的受访者对洗发水产品的可接受单价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的城市。
  
  购买衣物清洁护理产品时,消费者最看重的是价格(75%)、产品质量(74%)和产品的功效及特性(68%),其中价格因素在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尤为重要。此外,包装使用的方便程度对北京、上海、广州的受访者影响更大。洗衣粉是使用率最高的衣物清洁护理产品。另外,衣物柔顺剂及护理剂、专用洗衣液和衣领净在北京、上海、广州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受访者购买衣物清洁护理产品的平均频率为每年9.59次,北京、上海、广州的购买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别的城市。受访者平均每月在衣物清洁护理产品上的花费约为49元,北京、上海、广州受访者的花费高于其他城市,达到70元。其中专用型洗衣液和衣物柔顺剂及护理剂的可接受单价最高,都为42元。随后是衣领净和衣物消毒液、除菌剂,可接受的单价分别为40元和38元。#p#分页标题#e#